湖南瓜类产业的一次大检阅 第四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

时间: 2009/09/24   作者: 综合科   点击:

      9月21日至24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在长沙开幕,来自美国、伊朗等28个国家与地区的360多名瓜类研究专家和生产经营者交流新成果、新进展,共商瓜类产业发展大计。

      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国际园艺学会葫芦学科主席阿巴克先生、我校校长周清明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党委书记刘强教授主持。

      近年来,湖南的瓜类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瓜类作物生产规模也逐年扩大。据统计,2008年种植面积为37.8万公顷,占当年蔬菜播种面积的34.9%;其中仅西瓜的栽培规模就达10万公顷。在瓜类作物基地建设方面,建成了107国道沿线100万亩时令瓜果产业带,邵阳、麻阳、汨罗等一批省内外著名西瓜基地和邵阳、岳阳、永州等市的甜瓜基地,开创了公司服务基地,基地辐射农户,农户推动产业的良好局面。栽培形式不断丰富,由过去单一的栽培模式,形成了立架栽培、春夏秋长季节栽培、间作套作、设施栽培的新格局,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这次大会的召开既是国际瓜类产业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对湖南园艺产业特别是瓜类产业的一次检阅和鞭策”,副省长徐明华在致辞时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基地、产业带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品质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出口创汇品种。

      会上,国际园艺学会授予大会执行主席,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省瓜类研究所所长孙小武荣誉奖牌,以表彰他在瓜菜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方面的杰出贡献。近年来,孙小武先后选育出西瓜、南瓜新品种60多个,填补了我国小果型无籽西瓜领域的空白,多年来为农民提供优质瓜菜良种100多万公斤,良种推广面积300多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30多亿元。

      大会的主题是“瓜果营养与人类健康”。大会围绕“遗传改良与育种、栽培技术与生理生态、病虫害及综合技术防治、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等专题展开研讨。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邓秀新等作了主题报告。专家们参观了长沙瓜果生产基地和湖南农业大学瓜类作物科研基地。在农大瓜类作物科研基地,国外专家对小玉五号、雪峰小玉红等西瓜结果期长、不裂果,坐果率高,同时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低成本、高产出的特点和栽培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国际园艺学会首次在中国召开瓜类作物学术会。我校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这次会议规模空前,组织严密,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给了与会者很多惊喜。”先正达科技院士、全球西瓜研发首席专家张兴平这样评价参加这次会议的收获。

      会议由国际园艺学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等单位承办。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