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依托管理委员会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的独立经济核算的非法人实体。中心在运行机制、经费支持、人员管理、团队建设、评估激励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心设立主要组织机构:领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还设立了实验设备管理委员会、动物实验管理委员会和研究生管理委员会等多个管理机构,对中心实施统一、协调的管理,大力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二、岗位设置和人员管理
(一)岗位设置
岗位按中心的目标和任务统筹设置,拟聘学术带头人规模100余人,全部实行聘任制,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岗位聘任分阶段实施,现已聘任70余名学术带头人;未来5年内,将根据目标和任务再聘任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30余人。人员实行跨单位聘任,同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已在Nature杂志上刊登广告,面向全球招聘优秀青年科学家(年龄小于40岁),现已引进20余人,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学者12人。关于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工资待遇、考评和管理等,中心结合国家人事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和相关的管理办法,并已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再不断完善和修改。根据协同创新的任务和目标组建5个协同创新大团队。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了创新人才资源协同,打造了凝聚力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年富力强的协同攻关的大团队。
(二)人员聘任
中心研究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4年。根据创新目标和任务统筹设置岗位,坚持高标准、分批招聘、公开公正、宁缺勿滥、动态调整的原则。人员实行可跨单位聘任,同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对跨单位聘任人员,采取岗位工作与人事关系分开管理的模式,即人事关系不调动,人事管理权归属原人事单位,原人事所在单位保留其各项待遇。受聘人员应与中心、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签定聘任合同,并在中心或平台依托单位人事部门备案;中心根据目标和任务明确其职责,对其进行定期考评,并将考评结果通报原单位,同时支付协议薪酬中的补差部分。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聘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可续聘;不续聘的可回原单位、原岗位。考核不合格者,终止继续聘任。个人申请或因学术道德等问题,可随时解聘。
(三)人员薪酬
中心和平台所有聘任人员参考国际标准实行协议工资。分几种情况:跨校或跨单位聘任的已有工资者,中心根据协议薪酬,实行补差。院士和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已按照国际标准支付薪酬的,中心不再给予额外的薪酬和补助。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教授和学术骨干参与同行评审考核,逐步按国际标准支付,与在本单位已享受薪酬的差额部分,由中心实行补足。新聘入中心的学术带头人,由中心根据协议工资全付,也可按学校的相关政策,作为引进人才引进,享受固定工作人员待遇,与协议工资的差额部分由中心补足。非全职聘用学术带头人,先协议工资薪酬,按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薪酬。
(四)绩效考评体系与激励
对聘任的研究人员实行聘期考核,聘任期间采用年度交流报告制。聘期结束时,由中心学术委员会或聘请第三方评估委员会,按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进行。改革绩效考评,转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估方式,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对团队成员和研究助理的考评,由中心组织进行。考评结果经中心管理委员会审核或备案。建立人员跨单位考核评价机制,聘期内可由中心或平台进行考评并把结果通报给人事关系所在单位。
中心设立科研人员协同创新奖励基金,对聘任期间取得重大成果以及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激励。具体办法和细则由中心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提请学术委员会和领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三、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领军人才的培养
对于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建设引领国际前沿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基地以及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加强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养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融合性学习能力,具有团队精神与合作、宽容的品格的领军人才,造就15-20个具有国际重要学术影响的生物治疗领军人才和2-3个具有世界影响的生物治疗创新研究团队。
(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实行青年科技人员的协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应到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之间进行轮训和从事高水平合作研究。中心已经设立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鼓励开展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探索性强的自选课题研究。大力推进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拟每年派出20-30位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知名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或进行合作研究。大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研究生培养
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和助研津贴等,中心会同四川大学研究生管理部门进一步贯彻协同创新精神,结合国家研究生和学位管理政策、各参与学校实际情况,已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实施细则,并已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体系。
1.研究生招生:中心已实行了独立招生。为确保协同创新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中心各参与高校应增加和稳定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每个学术带头人确保每年3名研究生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以直博生、硕博连读生为主。积极推进创新中心统一联合招生,由中心发布联合招生简章,统一招生标准。逐步改革招生方式,推行博士生招生的“申请+面试”制。同时,建议教育部给予研究生招生的政策倾斜,如单独制定允许以中心名义实施联合招生、改革研究生招生体制、大幅增加硕博连读生比例。
2.研究生培养:建立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将学生的培养纳入高水平的科研环节;鼓励团队协作;实行弹性学制,从制度上鼓励创新。
(1)强化交叉学科联合培养:导师跨学科招生,学生跨学科选课,同时改革课程设置,构建跨校的协同培养模式。中心体系内各单位之间研究生课程互相开放,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学分在单位间实现互认。在互相开放的课程范围内,单位间研究生选课学习互免学费。进入中心或平台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或多导师制,实行在中心3个以上实验室学习工作的轮训制。同时,加强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和团队指导。
(2)扩大国际视野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实行与国外知名教授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由外籍教授讲授;外籍教授(非华裔学者)在中心建实验室,研究生直接由外籍教授亲自指导;非华裔学者主持英文读书报告会;积极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及协同单位的重要学术会,开展夏令营活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并请名师做讲座,扩大了学生视野。
(3)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一般博士生3-5年,硕博联读5-7年。培养形式(学制、课程、考核、论文等)与国际接轨。
(4)加强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实行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已与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诺贝尔奖得主Dr.Craig Mello在美国共建了“川大-麻大Craig Mello实验室”作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金斯大学医学院等已经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途径主要为教育部公派和中心派出的联合培养或合作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实行6-12个月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优先推荐中心研究生申报国家高水平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等计划。
(5)改革研究生奖助机制:
改革研究生奖助机制:实施研究生助理津贴制,博士研究生每月助理津贴1500~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助理津贴1000~1500元。中心设立创新英才奖学金和拔尖人才培养奖学金,对学业优秀、科研突出的优秀研究生给予奖励和激励。
(四)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的培养
工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是一个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工程“领军”人才的机制与载体。工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更加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位论文的选题立足于制药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创新药物研发、药物生产的工艺优化、关键技术瓶颈和过程控制等问题,也是造就高端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必备途径。
(五)优秀博士后的培养
加强优秀博士后招收和培养,使博士后成为协同创新研究的主力军,增加博士后待遇,每年8~15万元,博士后可在成员单位间自由流动,使博士后成为创新中心科研的重要力量,主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协同攻关。中心拟每年招收博士后60名,为我国生物治疗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
(六)本科生的培养
协同中心的优质资源对本科生开放,每年资助100位(资助2-3万元的创新基金)特别优秀的学生大三开始可破格进入研究生教育,加入3+2+3本硕博连读的“直通车计划”,实现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对接。协同中心鼓励并资助大三本科生到协同单位做毕业论文设计,并为本科生提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协同单位互推在某一研究领域有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保送研究生,实行研究生的个性化的培养。
四、资源共享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体内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包括技术平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重要实验材料(实验动物、细胞、基因、蛋白等)、数据库、软件、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和技术标准等,面向中心研究人员开放共享。科技资源运行费用由国拨专项经费列支,大力促进协同创新研究的开展。中心现有的100多套大型仪器设备,全部实行开放共享,仪器的维护使用费用由中心统一支付。新增大型公共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等须经中心管理委员会论证,避免重复购置。
五、科学研究
在科研组织方式上,建立了有组织的协同科研模式。以重大项目等为牵引,打造了“协同攻关大团队”,打破了过去的PI小团队制,建设具有医学、生物、药学、化学、计算及材料学等多学科背景、跨领域、跨校、海内外结合的高水人才队伍,吸引了多位千人计划学者与非华裔外籍教授。面向生物治疗科学前沿,重点在前沿生物技术与肿瘤等疾病机理研究、基因与免疫治疗研究、干细胞与组织修复研究、靶向药物治疗研究和生物治疗临床研究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实现若干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