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时间: 2013/01/21   作者: 刘双清   点击:
 

    1月18,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我校农学院陈立云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生安学院柏连阳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立云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项目历经20年的研究,育成制种安全、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利用该不育系选配了13个高产杂交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研制和发明了两用核不育系及杂交组合安全高产高效种子生产新技术,解决了困扰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多年的主要技术问题。用C815S配制13个杂交组合在湖南等8省市累计推广2357.45万亩,累计生产稻谷137.06亿公斤,创社会经济产值274.92亿元,新增效益13.53亿元。

柏连阳教授领衔的“水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与应用”项目,历时20年,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异丙甲草胺、甲磺隆等高活性除草剂只能用于旱地除草的理论禁锢,攻克了旱地芽前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性评价、植物性安全剂研究与应用、微生物除草剂开发和水田杂草“一次性”防除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南方稻田杂草的安全高效防控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了15个多分子靶标除草剂产品,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7篇,培养研究生45人,培训农民2.5万人次。项目成果及产品已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等水稻产区推广应用34408 万亩,为农民增收67.95亿元,为企业新增产值 5.44亿元,获经济效益73.39亿元,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