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产地镉砷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技术及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 2023/12/11   作者:   点击:

12月3日至5日,我校资源学院张振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产地镉砷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技术及示范”2023年度工作总结会在天津召开。项目负责人、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纪雄辉研究员,来自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监测所、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指导专家,课题骨干成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张振华作课题年度总结汇报,各子课题的负责人分别汇报各自的研究内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该课题针对安全利用类镉砷污染水田和旱地有针对性的形成3套实用技术:镉砷稻田pH-Eh-微生物介导成矿稳定钝化技术,高吸收—低积累作物/品种主导减量自然修复技术,旱地镉污染安全利用与减污降活关键技术,并建立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和示范推广。

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顶层设计完善思路清晰,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尽管面临新挑战,但可凝练挖掘的亮点很多,未来将有更好的成果产出,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对2023年的课题进展做出总结梳理,对2024年的工作计划提前谋划布局,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悉,本课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产地重金属污染的区域过程、智能防控原理与实用技术模式”的课题之一,课题聚焦安全利用类耕地的自然修复技术与示范,研发的镉砷污染耕地高吸收-低积累油菜/水稻品种主导减量修复技术,配套镉砷污染稻田强化离田技术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望3-5年内使安全利用稻田镉含量达到国家标准0.2mg/kg以下,实现边生产边修复,该技术立足湖南,辐射全国,最终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模式,为解决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点击下载文件: